芬芳五十五,春风桃李红,心潮涌动,禁不住挥毫泼墨,赋诗作文,抒发母校情怀。虽然我不是诗人,虽然这也不算一首诗,但是,却是我心底最真诚的袒露……
——仅此献给母校五十五周年华诞
一路走来
斗转星移,思绪万千
透过时空的慢慢云烟
五十五年的历程弹指一挥间
时光飞逝,感慨绵绵
走过岁月的风风雨雨
五十五年的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曾记否
阳春三月
白塔校园那一排排含苞欲放的迎春花
那一棵棵繁花似锦如彩似霞的海棠花
成为师生们记忆中最夺目的一道靓丽风景
曾记否
炎炎夏日
关上校院那一棵棵青翠欲滴的杜仲树
那一束束姹紫嫣红花开不败的多彩菊
把娇小玲珑的校园点缀的生机盎然绿草如茵
曾记否
那不足10平米的狭小教研室
一代代的名人名师名医名家脱颖而出
那一笔一划手写版的讲稿教案
字里行间是那样的亲切感人真实付出
我们不会忘记
老院长吴佩衡曾亲笔挥毫泼墨
作为奖品赠送给三好学生以资鼓励的感人情景
简陋质朴四面透风的教室里
老师们孜孜不倦废寝忘食呕心育人的动人身影
我们不会忘记
20人拥挤一间的大宿舍里
同学们毫无怨言嬉笑打闹欢歌笑语
那油毛毡搭建起的简易食堂
同学们狼吞虎咽津津有味毫不挑剔
我们不会忘记
老教授们为患病的同学
床旁把脉开方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班主任与我们一起采药
一起晨跑亲密无间爱与天齐
我们更不会忘记
一个又一个的严寒酷暑
全体教职工知难而进迎难而上
与学院同呼共命运众志成城同舟共济
在本科教学评估及专业论证中取得优异的好成绩
一部部教材专著赋予着新的知识
一批批科研成果实现着零的突破
一个个学科专业完成着质的飞跃
一支支教学团队承载着新的使命
走过太多的路
看过太多的景
越来越欣赏云中秦砖汉瓦独特风景
听过太多的歌
弹过太多的曲
越来越陶醉云中天圆地方的交响乐曲
一路走来
我们肩并着肩
洒下多少难忘的泪水
留下多少欢乐和笑语
一路走来
我们情比金坚
眷恋的云中大舞台
多少豪杰多少英才
一路走来
我们相偎相依
彼此支持相互勉励
铿锵有力坚定不移
一路走来
我们用同一腔热血铸就着同一个梦想
我们用同一颗赤心拥抱着同一个希望
我们用同一个声音呼唤着同一个目标
我们用同一个方式实现着同一个理想
一路走来
我们用同一个步伐走出了同一条轨迹
我们用同一双大手创造着同一个奇迹
我们用同一副肝胆忠诚着同一个事业
我们用同一种精神奋斗着同一种辉煌
没有人知晓我们的酸甜与苦辣
没有人懂得我们的坎坷与艰辛
昨天的一切是那样的铭心刻骨令人难忘
今天的一切是怎样的步履艰难令人珍惜
半个世纪的欢歌半个世纪的风雨
半个世纪的收获半个世纪的耕耘
我们的道路将会走得更加踏实更加宽广
我们的历史将续写得更加丰厚更加绵长
校史博物馆装满我们所有的寄托
搏动的心脏跳动着五十五年的脉搏
红火的思绪在我们大脑涌动蓬勃
阴阳五行编织我们人生七彩的梦
听,数千云中岐黄弟子齐诵中医国粹赞歌
看,上万云中良医德才独领滇南医药风骚
生机勃勃的云南中医药事业从这里腾飞
传承创新的少数民族医药在这里崛起
高山作证
我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崇德和合求远志
大海作证
我们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博学墩行共成长
今天
莘莘学子欢聚一堂校友芸芸送来吉祥
四海佳人别来无恙五湖朋友激情高昂
共绘母校千秋蓝图百花齐放荡气回肠
齐贺云中五十五华诞同舟共济佳誉四方
云中啊,我亲爱的母校
愿你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行
与天荒与地老与山高与水长
杏林携手让寿世书享誉世界
桃李赤心把活人书传遍五洲
一路走来
我们心手相牵
无论你在哪里
我们的目光都注视着你
我们的根都在你的土里
我们约定
今后的路还要一起走下去……
作者简介
秦竹:教授,研究生导师,首届“云岭教学名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高校首届教学名师,云南省高校“秦竹名师工作室”,云南省高校首届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负责人、云南省优秀教师,云南省师德先进个人、云南省优秀青年名中医、云南省本科一类精品课程负责人,云南省先进教育科研工作者,云南省首届教育功勋奖获得者。
现任云南中医学院方剂学教研室主任、中医药文化宣教中心首席教授,国家全民健康素养巡讲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健康教育协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文化与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养生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中医药学评议专家。
主编出版《舌尖上的中医》、《实用偏方治百病》、《美容方剂学》、《中医方药临床臻萃》、《中医方剂识记宝典》、《调理气血与养生》、《给您的太太吃什么》、《中西医结合医学心理学》等中医专著14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0余项。